中新网重庆10月14日电 题:重庆永川:打造“智慧科技”现代产业城
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刘贤
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、重庆西部,这里不仅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、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枢纽,还是一座科技感十足的现代产业城。无人驾驶商业运营、对标国际领先标准的科技片场……记者日前跟随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主题采访团走进永川,感受现代产业城的未来科技感。
坐“聪明车”行“智慧路”
图为永川大数据产业园。刘亮 摄
打开出行APP、确认订单、后排落座、系上安全带,短短几分钟,就能开启一段“无人驾驶”网约车之旅。这一场景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,但对于永川区市民而言,并不稀奇,数万人通过手机预约下单,搭乘无人驾驶汽车出行。
无人驾驶汽车出行是永川发展智能交通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永川区锚定智能网联这一新赛道,以百度智行信息科技(重庆)有限公司入驻为契机,加速智能网联、车路协同技术测试应用升级,加快引育车联网相关产业落地。
目前,当地已引进百度“萝卜快跑”网约车西南基地、酷哇自动驾驶环卫车西南总部、九识自动驾驶物流车西南基地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17个、总投资超150亿元。
避让障碍物、车辆调速、等待红绿灯……无人驾驶车辆在路上实现平稳安全行驶,需要更多车路协调系统作后盾。百度智行信息科技(重庆)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阮廷川介绍说,辅助以 V2X车路协同技术,可将当前路面上的行人、车辆、红绿灯等信息反馈给汽车“大脑”,让汽车行驶更安全、更智能。
据悉,自2022年永川开放自动驾驶测试运营以来,目前已建成城区内主驾有人站点超过300个,全无人站点130多个,覆盖城区32平方公里,并逐步向老城区复杂城区道路渗透。

从“拍重庆”变为“重庆拍”
一名红衣少年双手紧紧抓住一座高楼的边缘,双脚悬空,摇摇欲坠。他使尽气力向上爬,想要抓住生存的最后一丝希望……这千钧一发的场景,让现场不少还没反应过来的记者们为之一惊。
这一幕发生在永川科技片场。看到大家惊讶的表情,工作人员连忙安抚并解释说,这是实时渲染、合成和预览的画面,演员实际上是趴在一块玻璃板上,高楼大厦都是虚拟置景。
图为永川科技片场。刘亮 摄
重庆独具特色的山水城市地貌一直广受影视片的青睐。今年5月,永川科技影视棚投用,标志着重庆影视行业由“拍重庆”变为“重庆拍”。片场建设了全流程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数字科技影棚,是目前中国最大的LED虚拟拍摄棚,面积达3000平方米。
据了解,LED虚拟拍摄的最大优势就是“所见即所得”,演员以屏幕虚拟画面为背景进行表演,通过智能合成、实时渲染后,就能直接达到成片效果。由此,影视电影拍摄全过程都可实现“工厂化”,不用取外景和实景拍摄。
据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、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邓文介绍,永川科技片场应用的虚拟拍摄流程,为导演和演员提供更多的创意空间和更高的拍摄可靠性,相比传统摄影棚拍摄,具有更高效率、更低成本等优势,代表了未来影视摄制的发展趋势。除此之外,该片场还拥有1000台服务器驻地渲染中心、400平方米超大杜比全景声终混棚、1000平方米含100个 VICON摄像机的顶级光学动捕棚等行业顶尖配套设施。
除了有一流的硬件设施,该科技影视棚还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服务。如永川拥有一批影视后期制作公司,剧组只需带着人和剧本来,就可在永川当地完成拍摄、剪辑、录音等全过程作业。自永川科技片场建成投用后,落地永川拍摄制作的影视项目不断,至今已完成《深渊》《P计划》《崩坏3》线上音乐会等多个影视项目的拍摄制作。从“拍重庆”变为“重庆拍”,外界对永川科技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期待。(完)
中新网陕西汉中10月14日电 题:秦巴腹地的“绿色密码”:因地制宜 释放绿色动能
作为汉江源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的陕西汉中,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,曾是一道“难题”。
图为引汉济渭水利枢纽工程。 汉中市发改委供图
如今的汉中给出了“最优解”,坚持以绿色为底,绿上加“绿”,秉承绿色发展理念,推动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,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环境保护“双赢”。
近年来,汉中聚焦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,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,以“一链一策”壮大17条重点产业链,把“生态+”理念贯穿城市产业发展之中,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深度融合;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,构建以绿色食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,盘活绿色资源,释放绿色动能。
图为定居汉中洋县的朱鹮。 李一璠 摄
有着“朱鹮之乡”美誉的汉中洋县按照“功能集合、项目集中、资源集约、产业集群”的发展思路,坚持大企业引领、大项目带动、园区化承载、集群化发展,整合成立了绿色(有机)循环产业园区,投资16.51亿元建成有机产业综合服务区、产品加工区、食品仓储物流区,建成西北最大的有机产业集群。
洋县把有机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,组织构建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1.5万户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增收。
汉中市城固县龙头镇则致力于发展“绿色循环农业、数字农业”,打造“稻渔综合种养”特色小镇。记者日前在龙头镇稻渔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内的智能育苗中心看到,中心内的温度、二氧化碳含量等都被严格监控,秧苗培育过程实现了精准管理。工厂化的智能育苗中心解决了秧苗培育全程智能化的关键环节,提高了效率和成秧率。
图为智能化育苗中心的育秧架。 李一璠 摄
汉中市城固县龙头镇党委书记周茂来表示,通过稻渔综合种养,实现“一水多用、一田多种、一季多收”。稻渔综合种养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,形成绿色循环生态农业,也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,原生态田园风光也吸引来更多游客,实现产业兴旺,助推乡村振兴。

记者了解到,汉中曾是“三线”建设重点城市,国家41个工业门类汉中有34个,以航空制造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、以钢铁有色绿色转型为代表的现代材料业、以有机食品和中医药为代表的绿色食药业、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。
汉中官方表示,绿色是大自然惠赐给汉中的本色,绿色亦成为汉中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。下一步,该市将把“生态+”理念进一步融入城市产业发展,不断丰富宜游城市生态服务,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,让城市更有序、更优美、更低碳、更宜居宜游,也让民众共享自然之美、生活之美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