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前几日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,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。从实践中来,到实践中去。这次来江西,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,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,总结当下,启迪未来,引人深思。
早在2015年,习近平总书记就先后两次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;2019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又提出“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,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”。
殷殷嘱托,一字一句,既是为千年瓷都擘画的发展蓝图,也蕴含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邃思想。
“三面青山一面水,一城瓷器半城窑”。因瓷而名、因瓷而兴、因瓷而立的景德镇有冶陶史2000多年,官窑史1000多年,御窑史600多年。光阴流转,千年窑火渐渐熄灭,瓷都该往何处去?
保护传承,习近平总书记对瓷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根。对于历史文化遗产,“保护”二字,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。

“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”“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,必须保护好、利用好”“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,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”……在考察调研中,每到一个地方,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谆谆告诫。
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尊崇,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,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林觉民故居即将“一拆了之”。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听闻这一消息,立刻叫停拆迁。时隔半年,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……
翻开《福州古厝》一书,可以看到习近平作的序:“保护好古建筑、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,保存城市的文脉,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。”

“保护文物也是政绩”——在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引领下,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,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。
如何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,又保留城市文化记忆、延续历史文脉?对此,习近平总书记有宏阔的思想,也有具体的方法。
2013年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,强调“修旧如旧,保留原貌,防止建设性破坏”;2020年在广东潮州考察时强调,“不能搞过度修缮、过度开发,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”;2022年在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时要求,“统筹好旅游发展、特色经营、古城保护,筑牢文物安全底线,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”;2023年在江苏苏州考察时强调,“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,更要在心里传承好”……
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,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。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,北京中轴线、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,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。
今日的景德镇,在传承与创新、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,古老的陶瓷文化不断被“活化”,为千年瓷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。
China,大写是中国,小写是瓷器。宋青白、元青花、明色釉、清粉彩,一件件耀古烁今的精美瓷器,凝结着历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,成为中国走向世界、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和载体,瓷都景德镇因此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金名片。
“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,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。”2019年孟夏时节,面对来自“大美亚细亚——亚洲文明展”的精美文物,习近平主席的妙喻,给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外国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,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。同出席中国—中亚峰会的各方宾朋一起观看唐朝传统迎宾礼,邀法国总统欣赏古乐《高山流水》;参观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、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、埃及卢克索神庙…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述,既展现一个亘古亘今、日新月异的中国,又生动诠释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”。
“了解今天的中国,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”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”。
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,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带来的底气,我们正昂扬自信走在自己的路上。
摄影: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
视觉:虞东升 徐亮 李琰

中新网新疆喀什10月14日电 (陶拴科)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子时的喀什古城散发着无限的魅力,游、吃、购、娱等多元夜间生活点燃城市夜晚别样“烟火气”,一幅活力澎湃的繁盛景象。
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叠加,各地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。如今,旅游高峰渐渐退去,回归平常。10月13日,记者来到喀什古城探访公安民警如何深耕“全域旅游警务”。
位于喀什古城的喀什市吾斯唐博依派出所,是喀什市公安基层最忙碌的派出所,虽然民警不多,但是布位合理,扎扎实实深耕“全域旅游警务”,让游客感受古城喀什的神秘和丰厚的文化底蕴。
13日,喀什市吾斯唐博依派出所民警在喀什古城景区巡逻。陶拴科 摄

为擦亮喀什市平安旅游名片,喀什市公安局吾斯唐博依派出所以保障游客满意为根本,通过科技赋能、综合治理、温情服务等举措,积极实施旅游警务。
同时在景区,今年喀什市公安局吾斯唐博依派出所不断加强警力配置,设置定点执勤,加强动态巡逻,将勤务与服务相结合,随时接受游客、群众咨询,全面强化景区社会面服务力。
“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,不到古城就不算到过喀什”。喀什古城是外地来喀什游客首选“网红”景点打卡地,喀什市公安局吾斯唐博依派出所警务站采用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,在景区及周边开展旅游安保执勤巡查工作,并安排警力在景区重点区域24小时值守,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服务。

13日,喀什市吾斯唐博依派出所民警在喀什古城景解答游客咨询。陶拴科 摄
“我们每天除了安保执勤外,还为游客讲解、咨询。对有需要的游客进行帮扶,提醒服务等。”喀什市公安局吾斯唐博依派出所民警艾合买提·艾尔肯说。
据了解,喀什市公安局吾斯唐博依派出所辖区常住人口有2.7万。“今年游客平均每天在9万人左右,长假高峰期,游客每天超过20万,今年游客多,为不影响游客体验和公共安全,景区常驻50多名民警时时维护交通秩序,保障景区道路安全畅通。”吾斯唐博依派出所副所长赵斌说。

遇到商家与游客、游客与游客之间的纠纷,民警都会积极主动去处理,以大化小。“今年8月22日两名游客在网红打卡地因为拍照发生口角,并动手推搡,我们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,对游客进行释法讲解,最终两人握手言和。”赵斌说。
前不久,来自广东的游客林女士将手机落在景区,正在一筹莫展时,民警仔细询问后,帮助去寻找。“我们了解情况后,沿着她走过的地方去寻找,手机落在她购物的一个摊位上,我们返还了林女士,她很感激。”民警艾合买提·艾尔肯说。
针对今年喀什旅游火热出圈,外地游客暴增的情况,喀什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旅游警务工作一系列部署要求,立足中心区治安实际,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持续当好经济社会发展“护航员”。
今年来,喀什市公安局吾斯唐博依派出主动融入喀什全域旅游布局,以深化平安景区建设为主线,以智慧警务建设为依托,以保障游客满意为根本,全力护航旅游经济发展,营造游客看着放心、玩得安心的平安旅游环境。
截至目前,今年累计办理边境通行证9.2万人次,服务游客咨询120余万人次,提供各类救助服务9.3万人次,受理各类案件22起,比去年同期下降115%,游客安全感明显增强。(完)